嵊县城隍庙初建于 1345 年,宋《嘉泰会稽志》中已有文字记载,历史悠久,曾十一次修建。现存建筑系清嘉庆九年重修,2000 年开始对城隍庙重点修复,2002 年 9 月重新开放。
城隍庙建筑序列严谨,沿南北中轴线分布着 “屏藩永固” 屏风、溪山第一楼、仪门、戏台、正大殿、后大殿及厢房等建筑。庙内还建有八字屏风、月台等,两侧配有耳房、侧屋、夹屋等,设计独特,布局巧妙。
这里的三雕艺术以砖、石、木三雕精美绝伦而著称,被誉为江南三雕第一家,世称 “三绝”。从屋顶的瓦片到地面的石板,从门窗的木雕到梁柱的石雕,处处都展现着精湛的雕刻工艺,山水人物、飞鸟走兽、戏曲故事等雕刻题材丰富多样,一帧一画都堪称艺术珍品。
古戏台是嵊州城隍庙建筑中最具特色的部分,被誉为 “江南古戏台之冠”。戏台坐南朝北,总高 14.2 米,深阔均为 5.17 米,高大气派,采用重檐歇山顶的传统营造法式构造,青灰筒瓦,飞檐翘角,造型优美。
戏台正脊两端有两个对称的龙吻,双尾呈 S 形冲天高翘,垂脊上各立一尊骑马持兵器的武将。八角藻井中,一条金龙盘旋顶心,八条金龙倒挂汇集,工艺精湛。梁坊、斗拱、美人靠、门窗上的木雕处处雕刻着戏曲故事,如《长生殿》《下河东》《倭袍》等。
作为城隍庙,它承载着人们对城隍神的信仰和崇拜,城隍神喻安性是明代杰出的抗倭名臣,他曾驱逐倭奴,维护国家主权,被嵊州百姓奉为城隍,世代祭祀,体现了人们对有功于地方的名臣英雄的敬仰和纪念。